渦流探傷技術與超聲及其他無損探傷技術相結合,進行綜合或復合檢測,相互取長補短提高無損探傷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用渦流探傷方法部分代替射線檢測,如檢驗復合元件,找夾層管接頭位置及尺寸等;不斷探索提高渦流探傷技術自動化程度的途徑,使渦流探傷工作將在非常簡單或*自動化的操作中實現對冶金和機械缺陷、物理性能及尺寸進行多參數的同時測量。
渦流探傷技術本質上屬于物理檢測的范疇,是多種技術方法的綜合集成,已成為以電磁學為基礎,以電子學、機械學、計算機、自動控制乃至化學等學科為手段的交叉學科技術,其*含量不斷提高。
影響渦流探傷的要素有 (1)試件的性質須導電。 (2)檢測線圈及渦流探傷儀器的結構和性能。 (3)檢測線圈和被檢測試件的配合,包括間距、相對運動等。(4)傳動機架性能的好壞,如同心度、直度、振動、速度穩定性等。(5)作為相對檢測比較基準的校準塊的質量、形狀、尺寸、精度等的影響。
相位是渦流檢測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正確選擇相位角對于渦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意義重大。這里所說的相位角是指將渦流探傷接收到的信號向量偏轉的度數。
合適的相位角可以使人工缺陷或者自然缺陷與噪聲之間的幅度差別大,以便獲得信噪比。
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必須用所檢鋼材的典型缺陷來校驗渦流探傷系統,依據典型缺陷的向量來調整相位,使典型缺陷信號的輸出為大幅度。
另外,隨著填充系數的改變,應該適當調整相位角,以獲得較高的缺陷波幅。
也就是說,在填充系數合適的情況下,以缺陷向量表示的相位角的改變對波幅的變化基本沒有影響,然而,當填充系數較小時(采用較大探頭檢測較小外徑的鋼材即屬于此種情況),相位角的改變對波幅的變化會有較明顯的影響。
渦流探傷設計用于控制金屬產品,碳纖維復合材料,以確定是否存在缺陷,如表面和次表面裂紋,材料的不連續性和均勻性,半成品和各種材料的成品。按照檢測線圈的使用方式,可分為線圈式、標準比較線圈式和自比較式等三種型式。只用一個檢測線圈稱為線圈式.用兩個檢測線圈接成差動形式,稱為標準比較線圈式。采用兩個線圈放于同一被檢構件的不同部位,作為比較標準線圈,稱自比較式,是標準比較線圈式的特例。